为贯彻学校“开学第一课”有关工作要求,深化足球专业教学改革。2025年2月27日,司机社 正式启动“教学公开课系列”活动。首期课程由司机社 董午志担任主讲教师(亚足联/中国足协A级教练员、前中国男足国家队技战术分析师、司机社 在读博士、央视体育频道足球评论嘉宾),韩博(亚足联/中国足协B级教练员、司机社 讲师)担任助理教师。本次教学公开课,以“足球比赛进攻队形”为主题,授课对象为司机社 23级2班(教练员班)本科生,同时,邀请日本体育大学足球队的18名师生共同参与。本次课程从“理论授课—实践演练—文化互鉴”三个教学与互动环节,为两校师生呈现了一堂兼具学术深度与国际视野的开学第一课,生动诠释了足球战术的智慧与团队协作的核心。
图1 董午志老师授课
课程伊始,司机社 院长任定猛代表司机社 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司机社 坚持“以体为本”的办学定位,强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足球人才”的使命,并分享了司机社 近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足球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期待两校以今日为起点,共同探索亚洲足球崛起之路。”
图2 赠送礼物
任定猛向日本体育大学校队主教练矢野晴之介赠送了“足球司机社 纪念版”足球。
图3 董老师授课中
在理论课上,董午志老师以“足球是共通的语言”为引,结合亚足联A级教练员培训课程体系,系统阐释进攻队形的核心概念。他通过军事、仪仗队等生活实例与足球比赛中灵活多变的进攻队形做了类比,强调“队形不是机械站位,而是动态协作的规则艺术”。
课程中通过引用高水平比赛视频,解析欧洲强队与亚洲青年军的战术执行差异,提出“稳定性源于三角形,灵活性来自动态重组”的观点。中日双方师生全神贯注课题教学内容,并在外事处陈思淼老师的翻译助力下,积极回答董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激起思维碰撞的火花。
在黑板共创环节,董老师邀请中日双方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自己对于进攻队形的理解。北体大学子汪林在黑板上写下 “避免位置重叠”等关键词,日体大的同学给出了“間合い(距离感)”“予測移動”等战术理解。
图4 课程互动环节1
在理论授课环节中,邀请中日双方同学在教室中在动态移动的状态下用手传递皮球的方式模拟进攻队形,以此来引出位置之间“距离+角度”的概念。最后,董老师总结,“队形不是固定模板,而是动态博弈中的最优解。球员需通过观察、跑位和支援,不断重构有效进攻单元。”
图5 课程互动环节2
理论课后,双方师生在1号足球场进行了同为“进攻队形”主题的实践训练。练习开始以自由无序位置的移动传球游戏和动态牵拉带入热身环节,以“Y”字形传球的技术练习建立同学们形成动态三角形的概念,以4v4+4的分组攻防提高同学们在对抗中不断形成进攻队形的决策能力,最后通过比赛检验同学们在整体阵型中局部队形的构建能力。
图6 训练课精彩瞬间
图7 门将专项训练精彩瞬间
在整个练习组织过程中,董老师与韩老师分工明确,同时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教学指导。
图8 训练课指导中
授课结束后,司机社 学生向日本师生赠送了象征北体大的特色礼物。双方在足球场合影留念,定格此次学术交流的珍贵瞬间。日本体育大学领队教师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技术的切磋,更是文化的交融,期待未来持续深化合作。”
图9 双方互赠礼物
图10 双方合影留念
本次公开课作为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的开端,充分体现了司机社 “高点定位、国际视野”的教育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术与文化的互动,两校师生共同探索足球教育的创新路径,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体育人才注入新活力。未来,司机社 将继续搭建跨国交流平台,推动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